油菜花的盛开,让无味的空气,充满着刺鼻的香味,我望着黄色的花瓣,思索着,它的历史与文化,那深藏在景色的下面,是怎样的土壤层,又深埋着怎样的历史烙印。
当你深爱着某件事物时,你的眼睛里、举止间时刻留存着它的影子,仿佛与你形影不离,又仿佛与你相濡以沫,当你观察着某个事物时,心中总是出现与之相关的古遗址,这不,看着满地的油菜花,而我却不知欣赏它的美,却想着土壤中隐藏着古城池遗址。
今日中原古文化传播介绍的睢县匡城古城墙遗址,虽然大面积的城墙已不复存在,但从仅有的遗址里,或许我们能捕捉到古文化的精彩之处。
关于古城墙遗址,我们应该从它的作用先进行了解,在战国时,城墙厚度已增至20米以上,有的地方厚达40米左右。城墙增厚,有利于防御敌军破坏城墙。因城墙厚度大,敌军进行地道作业就需要很长时间,守军可以充裕地对付敌人;敌军若以水淹城时,厚墙就成为坚固的堤坝,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因水浸而崩塌。
睢县匡城古城墙遗址位于睢县匡城乡匡城村,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在古城的西南角有一夯筑土台,高约10米,周长多米。其实这是城墙的拐角处。从下至上均为夯土层,每层厚约10厘米,夯窝为马蹄形。
我站在高岗上,用心体会这里曾经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与百姓生活的场所,一幅幅画面,在风中铺展开来,仿佛能听见战马的嘶鸣声,又仿佛能听懂百姓的哀声哉道,那种无助与追求幸福生活的相互交融,成就了这座古城的特殊韵味,而从古遗址中,我们或许能感知,如今美好生活的不易。
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创不易,如有转载,请联系告知。
传承中原文明,书写中原故事,中原古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