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芒种时节,仲夏已至,临夏市的田间地头里,正奏响着农作物蓬勃生长的协奏曲。
近日,记者在枹罕镇青寺村看到,大田里,上百亩的黄芪长势正旺,工人们正在田间除草,一派绿意葱茏、生机勃勃的景象。临夏市鑫明中药材农民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妥新明告诉记者,为使合作社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今年4月份以来,他们在枹罕镇流转土地,种植了黄芪,后续收获后经加工切片,将发往甘肃首阳、河南洛阳、广州等地售卖。
临夏市鑫明中药材农民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妥新明:我们鑫明中药材农民种植合作社,今年3月份在枹罕镇青寺村种植中药材黄芪余亩,由于今年雨水充足,现在种植的中药材长势较好,今年10月份收成后,亩产将达到七八百公斤。
沿着乡村彩虹路一路向上,在枹罕镇王坪村油菜新品种种植示范基地记者看到,漫山遍野的油菜、马铃薯等正在蓬勃成长。临夏市农益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江涛告诉记者,为提高油菜单产,提升菜籽油品质,稳定并扩大油菜种植面积,该基地种植的是创优型油菜种子,目前油菜正处于拔节阶段,预计20天后将开花。同时,他们还采用新技术播种方式种植了一百亩左右的马铃薯,马铃薯种子由临夏州农科院研发,亩产量将大大提高,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临夏市农益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江涛:临夏市农益种植合作社在王坪流转耕地共计亩,其中种植马铃薯亩,种植油菜亩,马铃薯种子是临薯18号,油菜种子选用创优、创优高产种子,并采用双垄沟旱地作业种植技术,沟内种植油菜,垄沟种植胡萝卜,计划一年两茬种植模式,我们合作社为当地解决劳动力多人。
在折桥镇大庄村树莓基地内,郁郁葱葱的树莓苗也长势正旺。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红色果实点缀在葱茏的绿叶间,生机十足。工人们穿梭其中,进行采摘。据临夏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在该智能种植温室中,安装有水肥一体化、温度(湿度)智能化控制等智慧农业系统,可以根据实时采集的湿度、土壤等数据,调整种植方式,提高树莓品质。
芒种时节,在临夏市的广袤田野上,处处都是一片繁忙景象。不断优化调整的农业产业结构,不仅打牢了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也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闯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临夏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龙珊义:截至目前,全市共计种植玉米亩、西瓜亩、马铃薯亩、油菜亩、蔬菜亩、中药材亩、食用菌亩、树莓0亩。下一步,我们要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紧扣临夏市城郊型农业的实际,有序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狠抓农业特色产业,聚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助推临夏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芒种至盛夏始临夏市田间地头作物生长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