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人的甜蜜事业走品牌化道路,一年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蜂产品作为高档保健养生品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养蜂已成为乡亲们发展养殖的一项产业和选择。人们常把养蜂比作是甜蜜的事业,但甜蜜与苦涩往往相伴相生。在荆州江陵的一家养蜂场,我们跟蜜蜂来了一次“零距离”接触,感受了一番蜂农日常生活的酸甜和苦辣。作为蜂场主人之一的李师傅,和父亲一起掌管着这两百多箱蜜蜂。蜜蜂们的饮食起居、疾病预防等工作,全由父子俩完成。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李师傅说最多的一天他身上被蛰了多次,所以他们早把被蜜蜂蛰当成了家常便饭。荆州市江陵县熊河镇熊堤村养殖户李庆明:人家一说养蜜蜂很轻松,其实你想干的话每天都有活干,一些小细节都要注意。像这两天就在治蜂的小螨,如果不治的话小螨就把它的翅膀吃掉了,到时候蜜蜂繁殖出来了就没有翅膀,它就在地上爬,干不了活。原本以为只要把蜂养好就万事大吉,但小李发现天气、温度、湿度,这些不可控的因素都左右着蜜蜂的采蜜量。特别是今年春天的日照时间过短,低温阴雨天气持续时间过长,直接导致了蜜蜂的产蜜量较低。荆州市江陵县熊河镇熊堤村养殖户李庆明:像今年这个行情,在四川那边就卖过一千一箱。最低八百双王,单王就是六百、六百五。像我们今年寒潮时间长了,蜜蜂没有繁殖好,价格就不高。不同于父子俩的单打独斗,在离他们蜂场二十公里之外的马家寨乡,有一个抱团养蜂的合作社。相比较于李家父子俩对于不利天气条件的担心,他们显得更有底气。荆州市江陵县马家寨乡某蜂业合作社齐保新:你看我们的蜂都是满箱满箱的,一般的人养不出这种蜂,再就是要舍得给它吃,给它吃糖、吃花粉。齐师傅告诉记者,合作社五十多个社员一起赶花采蜜,酿出来的蜂蜜也是集中起来销售。合作社一年的蜂蜜产量在50吨左右,每位蜂农年收入至少在六位数以上。而且相比较散户,合作社抱团发展,抗风险的能力要更强。荆州市江陵县马家寨乡某蜂业合作社齐保新:一般零售的蜂蜜浓度达到41还可以,一般洋槐蜜都是三十到四十块钱一斤。像现在油菜蜜的浓度就不高,一般都是三十六七度。走品牌化道路一年卖出三千万湖北养蜂历史悠久,蜜粉源植物也十分丰富,养蜂遍布湖北省的武汉、荆州、黄冈、宜昌等29个县市。同时我省也涌现出了一大批龙头加工企业,有些企业的蜂产品年销售额甚至过千万。宜昌某蜂业公司总经理涂强:蜂蜜主要是看源头,本来天然成熟蜜就是比较好的,自然成熟浓度越高的越好卖。比如有些神农架过来的蜂蜜,天然浓度可以达到45个波美度。涂经理说公司采取蜂农+合作社+公司的运营模式,准入门槛要求较高。选择好的蜜源地是其一,必须是自然成熟的蜂蜜是其二。这样收集来的蜜,只需要经过简单的物理加工,也就是经过过滤、粗滤和精滤,就能进入市场了。有了好产品,公司通过打造品牌,让人们逐步从尝试到接受产品,到最后成为品牌的拥护者。为了迎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公司还打造了补气血、清热润燥、养胃等不同功效的蜂蜜。涂经理介绍他们目前有十六种蜂蜜品种,价格从68到不等。通过研发还有其它花粉、王浆、蜂胶、蜂产品制品总共达到了四十种之多。根据市场需求,公司在全国各地开了七十多家门店,再结合电商平台,销路被进一步拓宽,一年可以销售五百多吨蜂蜜,销售额可以达到三千多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ipinzx.com/afhgx/45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