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施肥与绿色农业专题《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年第2期刊发了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微量元素研究中心的徐芳森教授团队的文章《硼氮互作对甘蓝型油菜生长、氮素吸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欢迎下载阅读!油菜(Brassicanapus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种植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油菜对氮肥需求量大,且对硼缺乏极其敏感。目前关于硼和氮交互作用的研究较少,因此,了解硼氮养分之间的互作关系,有利于提高养分利用效率。本文通过水培试验和大田小区试验,从油菜籽粒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基因表达和氮代谢酶活等方面探讨了硼氮互作效应及其潜在的生理机制。在本研究中,苗期水培和大田全生育期试验结果均表明硼氮配施对油菜生长发育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平衡硼和氮素供应显著提高了油菜苗期氮素吸收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改善了氮素同化相关酶活性;在田间试验中,硼和氮肥施用均显著提高了油菜产量,但硼肥施用效果与土壤氮素水平紧密相关,适宜的硼氮配施显著改善了氮素收获指数,促进了氮素向籽粒中的分配。硼氮养分平衡对于油菜绿色高效生产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YFD)的资助。文章引用
王友强,赵哲,汪社亮,等.硼氮互作对甘蓝型油菜生长、氮素吸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41(2):38‐47.
DOI:10./j.cnki.hnlkxb..02.
精彩阅读武松伟,胡承孝柑橘营养特性与“以果定肥”武松伟,胡承孝
我国柑橘园“因土补肥”与化肥减施增效生态分区刘玲,汪社亮
硼高效基因功能研究助力作物养分遗传改良
杜昌文
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及其在新型缓控释肥料中的应用
点击此处“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