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ldquo两改三适两抗ldqu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第一年,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情况下,做好今年秋冬种油菜生产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切实做好今年油菜秋种工作,进一步调动农民利用冬闲田扩种油菜积极性,促进油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集成推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全国农技中心特制定以下技术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推进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集成示范与推广油菜绿色轻简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促进长江流域油菜生产向着高质化、高效化和绿色化方向转变,推动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稳步增加面积,保障有效供给

通过项目带动、改善农田生产条件、开发冬闲田、增加复种指数等措施,稳步增加冬油菜种植面积,实现“藏油于地”,为逐步提高我国油料自给率、确保食用植物油有效供给提供技术支撑。

(二)稳步增加单产,提升产品品质

针对不同生态区、不同种植制度、不同气候条件,集成推广适宜的油菜绿色高效种植模式,实现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产品品质和安全。

(三)逐步减少投入,提高生产效益

示范推广化肥农药新产品、新器械和施用新技术新方式,扩大推广减肥减药增效综合技术模式,把农资使用量降下来,把利用率和生产效益提上去。

(四)积极防治灾害,尽量降低损失

围绕防灾减灾保丰收,做好科学防灾、技术减灾,及时制定发布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地方做好防灾减灾和恢复生产。

二、技术措施

面对当前油菜生产实际情况,大力推广“两改三适两抗”生产技术,提高油菜播种质量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一播保苗,培育壮苗,为明年夏收油菜获得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一)“两改”

改良前茬秸秆处理和耕整地方式,提高油菜播种质量。稻油轮作机械化直播模式,前茬水稻收获时,留茬18厘米以下,秸秆粉碎长度10—15厘米,均匀抛洒还田;翻耕旋耕相结合,稻田油菜翻耕深度要求20厘米以上,确保前茬秸秆均匀翻压还田、不堆积;采用油菜联合播种机种肥药一体化播种,适当增加油菜播种深度至2厘米左右;田间含水量低于70%的田块在播种结束后增加镇压的措施,确保种子和土壤紧密接触。稻油轮作免耕直播或飞播模式,应高桩留茬,留茬高度40厘米以上,均匀抛撒还田,减少稻草覆盖度,施肥播种后用盘式开沟机开沟覆土。

改善田间排水设施,提高油菜防渍害能力。严格“三沟”配套,厢沟、腰沟、围沟要逐渐加深;水田厢宽1.8~2.0米;三沟深度分别为20~25、25~30、25~30厘米,确保沟沟相通、雨止田干;低洼田的厢要窄、沟要深,旱地“三沟”可稍浅;迟熟水稻茬口,应在收割前10~15天进行排水晾田。

(二)“三适”

适密。适度增加油菜种植密度,适期播种的油菜种植密度为3万株/亩左右,播期推迟密度相应增加;人工撒播播种量0.30公斤左右,机械条播0.20公斤左右,无人机飞播0.40公斤左右;在适宜播期范围内,播种期每推迟5天,则在最优栽培模式的基础上,密度依次增加株/亩,播种量依次增加10克/亩。

适期。选择生育期适宜的油菜品种和适宜的播种时期,要求茬口衔接得上,适期早播,以增强抗冻能力;长江中上游稻田直播油菜播期不迟于10月15日,长江下游不迟于10月20日,力争形成冬前壮苗,确保单株绿叶数7片以上。

适机。选用在本地区登记的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双低高产高含油量油菜品种,要求品种具备抗倒性、抗病性和耐密性,适宜机播或飞播及机收;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采取底肥、追肥相结合的方式分施钾肥,提高茎秆强度,降低倒伏指数,以适宜机械化收获。

(三)“两抗”。

提高抗病虫能力。选用抗菌核病、抗根肿病的油菜新品种,提高遗传抗性;应用“迈舒平”“苗得意”等种子处理剂及早防治苗期黄曲跳甲、蚜虫、菜青虫和猝倒病等病虫害;花期采用“麦甜”“戊唑醇”等新型药剂防治菌核病、蚜虫、花而不实以及早衰等。大田中有蚜株率达到8%、菜青虫百株虫量达到20~40头以上时,利用无人机喷施2.5%的溴氰菊酯、4.5%的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加以防治。

提高抗逆水平。采用科学的肥水管理和化学调控提高抗逆性。对于苗期低温冻害,可在冬至前后人工喷施30~50ppm的烯效唑,增加叶片厚度,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地上部分抗寒抗冻能力,规模地块可选用无人机喷施;对于早熟油菜品种,可在开春后喷施浓度不高于0.1%的CaCl2溶液,提高低温下籽粒结实率,缓解倒春寒危害;对于中迟熟品种,可在终花后叶面喷施5%的磷酸二氢钾和1%~2%的尿素叶面肥,防角果高温逼熟。

三、重点工作

长江流域各油菜主产省份农技推广部门要以促进油菜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强化指导服务、集成示范、技术培训和宣传引导,为推动农民增收、保障食用植物油有效供给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强化指导服务,提高技术支撑能力

在关键农时、关键产区和关键环节,会商苗情长势,研究制定并发布指导意见,落实关键技术措施。坚持“因地因苗、分类管理,促控结合、综合施策”,指导抓好田间管理。组织巡回服务,包区包片、推进技术进村入户。针对不利气候影响,及时做好预警,第一时间研究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二)强化集成示范,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通过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轮作休耕试点、产油大县奖励等政策项目,以示范推广“两改三适两抗”生产技术为重点,因地制宜建立完善适宜的油菜绿色轻简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积极推进油菜生产减肥减药,推动油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三)强化技术培训,推进技术到田到户

围绕优势产区和关键农时、以“两改三适两抗”技术为重点,着力加强油菜绿色轻简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培训,提升油菜生产者和农技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创新培训方法,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手段,推广农民田间学校等参与式、互动式农技推广新模式,实行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

(四)强化宣传引导,提高技术普及率

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提高油料自给率、利用冬闲田扩种油菜、推广“两改三适两抗”技术等进行广泛宣传,引导油菜行业、体系和专家参与其中,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技术社会认知度,提高技术普及率。

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编排:阳亚琳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ipinzx.com/afhzp/164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