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湖北农民不会种地只爱画画,被骂28年

“真正的天才,不仅需要超人的灵感、才华。”

“更需要的,是在面临现实的诱惑还有困境面前不妥协,在精神的荒漠里独自开垦属于自己的天地。”

年,在国内著名的艺术家聚集地,北京,熊庆华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

作为新人画家,他的一幅画拍出12万元的高价。

仅一年之后,熊庆华又举办了第二次个人画展,这次,他的画被拍出万的天价。

天马行空的幻想、拥有抽象画派独的立体感的同时,又包含来自农村的乡土气息。

熊庆华,真正将抽象派风格和乡村风情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因此,他被无数画家称为“中国毕加索”。

但就是这样一位知名画家,在五年前,还只是湖北仙桃一个普通农村的无业游民。

因为找不到工作,被同村村民嘲讽为“废柴”。

在前40年里,熊庆华的人生就是个悲剧。

每天生活在嘲笑中,让他在村民和家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40年后,他重获新生,以艺术家的姿态王者归来,彻底成为村里名人,被身边人众星捧月。

在人生的大起大落中,熊庆华到底有着怎样的遭遇,为什么会对绘画如此执着?

他又是如何从一名小小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圈公认的“中国毕加索”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画家熊庆华的救赎人生。

年,熊庆华出生于湖北仙桃农村。

从6岁那年开始,熊庆华便喜欢上了画画。

熊庆华的启蒙老师,是大他8岁的表哥,熊庆华叫他“三哥”,是村里有名的“文艺青年”。

高考落榜后,熊庆华便回到农村务农。

80年代,中国盛行诗歌,作为“文艺青年”,表哥希望成为一名诗人,并为之努力着。

他在村里小有名气,却不是因为诗歌,而是因为一手好绝活,挖山芋。

表哥的山芋挖得又好又快,积少成多后,便会拿到集市上去卖,然后买一两本书回来。

他如饥似渴地从书本中汲取力量,但在乡下,没有人会欣赏他这份才华。

因此,表哥只能当个孤芳自赏的“山芋诗人”。

最终,表哥为现实放弃了梦想,将所有的书锁在箱子里,开始专心务农。

只是对熊庆华这个热爱绘画的表弟十分看重,不止一次告诫他,一定要坚持自己所喜爱的。

当时的熊庆华懵懵懂懂,不知道其中缘由。

现在回想起来,表哥将对艺术的所有幻想寄托到了他身上,却不希望他走自己的老路。

在表哥的启蒙下,熊庆华的画越来越好。

上了初中后,一次美术课上,老师看到熊庆华的画后惊为天人,当场惊叹道。

“你是我见过绘画天赋最高的学生!”

这句话,彻底激发熊庆华的自信心,他开始荒废学业,每天拿出大量的时间愿意创作。

时间一长,他的成绩一落千丈,但绘画却让他拥有了不少粉丝,发小雷才兵就是其中之一。

受熊庆华的影响,雷才兵也喜欢上了绘画,开始临摹熊庆华的画。

初中毕业后,两个人不约而同走上人生的分岔口。

那个年代,普通人想出人头地只有一个办法,便是考中专学门技术,毕业后分配铁饭碗。

雷才兵打定主意,准备报考艺术学院,继续在绘画行业深造。

而熊庆华则选择辍学在家,他希望从田野里汲取养分,做一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画家。

随着一锤定音,二人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熊庆华对现实主义或古典主义并不感兴趣,反而对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青睐有加。

在绘画时,他总是有意无意地模仿。

渐渐地,他的作品越来越抽象,抽象到所有人都看不懂的地步。

绘画是一门相当费钱的手艺,不仅需要购买昂贵的画布和染料,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熊庆华在家只进不出,渐渐地,父母对他越来越失望,不停催促他赶紧出去找个正经工作。

无奈,为了画画,熊庆华只能到河里去摸点鱼虾,我得到镇上打点零工,赚点钱。

赚到的钱,全部被熊庆华购买了画布和染料。

整整三年时间,熊庆华都是这样过来的,因为没有工作,他没少被村里人挪瑜。

虽然没人当着他面说,但私下村民都如此嘲讽他。

“就是个连长期工都找不到的废柴!”

时间一长,连父母也对他彻底失望,不再管他。

至于雷才兵,年,他从中专毕业,捧上了铁饭碗,衣锦还乡,成为村里的名人。

但因为学校不缺美术老师,他被派去教数学。

对此,雷才兵显得无所谓,几年学习,他早已对绘画失去兴趣。

那个年代,摇滚、恋爱、下海经商……

那么多有趣的事,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雷才兵在外闯荡,熊庆华在家乡的生活却趋于平淡。

年,23岁的熊庆华,在熟人的介绍下,认识了后来的妻子付爱娇,两个人一见钟情。

恋爱时,付爱娇对熊庆华的绘画才能非常崇拜,这让熊庆华感受到一丝失而复得的骄傲。

但结婚后,两个人有了孩子,付爱娇就变了。

她开始变得现实,毕竟家里还有孩子要养,熊庆华的画,并无法为家里带来收益。

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无奈下,熊庆华跟着妻子南下深圳打工,进入一家电子厂。

在流水线上,剥五金产品的金属毛边,剥一个给一分钱,老师傅一天可以剥多个。

但熊庆华,一天却最多只能剥个。

三天后,熊庆华彻底崩溃,千篇一律的生活,让他感觉自己像个没有思想的机器人。

于是他毅然决然辞职,并咬牙对妻子说。

“我宁愿饿死,也不会再踏入电子厂一步!”

说出来容易,做到也很简单。

但当熊庆华踏出电子厂的那一步起,引发的后果,他未必能承担。

熊庆华辞职后,付爱娇暴跳如雷,两个人回到出租屋大吵一架。

吵完之后,付爱娇趴在床上,呜呜地哭了起来。

生活的重担,就不要将这个女人压垮。

但熊庆华却不愿意妥协,他回到家乡,在周围人戏谑的眼光下,重新拿起画笔。

看着这样的熊庆华,妻子彻底绝望了。

从那之后,付爱娇对熊庆华越来越冷漠,两个人一天到头都说不上几句话。

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在熊庆华头顶。

外人的压力可以视而不见,但是来自家人的压力,熊庆华却无论如何正面面对。

为此,她决定作出一定妥协,在绘画和工作之间,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

经人介绍,熊庆华得知,在深圳有一个叫大芬村的地方,是底层画家的天堂。

得知消息后,熊庆华欣喜若狂,有种终于找到组织的感觉。

于是在年,他坐上火车,再次奔赴深圳。

但到达大芬村后他才发现,现实跟他想象的有些不太一样。

大芬村的画工并不创作原创作品,只临摹名人画作,然后将之出口到全球。

通俗点讲,就是山寨。

在大芬村,熊庆华画完一幅作品,老板看完之后,对他破口大骂。

“连临摹都不会,你根本没有才能!”

这句话,对熊庆华打击颇大,难道自己坚持几十年的辉煌,在内行人看来如此一文不值吗?

他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乡,不好意思对人说自己是被赶回来的,只是推脱工资太低不想干。

但这并不妨碍村民们对他变本加厉的挪瑜。

那段时光,是熊庆华人生的至暗时刻,他第一次怀疑,自己坚持几十年的绘画是否有意义。

他开始有点想放弃长期以来的坚持了。

就在熊庆华的人生陷入低谷时,雷才兵也再次踏上人生的岔路口。

那个年代,特区对年轻人有无限的吸引力,他决定“下海”,到深圳去闯荡一番。

“我本身就一无所有,还有什么好失去的呢?”

几年闯荡,雷才兵虽然没能在深圳出人头地。

却也站稳脚步,成为一家设计公司的“运营总监”。

年,离家多年的雷才兵回老家过年,在村子里,雷才兵见到了阔别17年的熊庆华。

再次相见时,雷才兵简直不敢相信。

眼前这个畏畏缩缩的男人,竟是当年那个提起绘画,就双眼放光的熊庆华。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熊庆华越来越沉默。

走路时总是低着头,不敢与身边人对视,整个人都给人一种非常游离的感觉。

雷才兵询问熊庆华的事业,熊庆华不敢说自己仍在画画,只是说自己在“瞎混”。

作为熊庆华的“发小”,雷才兵当然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于是询问道。

“还在画画吗?”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雷才兵让熊庆华带自己去他的画室。

推开门的那一刻,雷才兵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房间里的作品堆积如山,每一幅都具有强烈的仙桃农村地方特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踩高跷、放风筝、满地的油菜花……

看完的那一刻,雷才兵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那一刻雷才兵哭了,脸上却挂着笑,如今的熊庆华,依旧是当年那个热衷于绘画的天才。

可惜这位天才,已经被生活折磨得不成样子。

雷才兵想帮帮熊庆华,于是将他的作品全部拍了下来,然后发到各大论坛中。

没过多久,熊庆华的作品便在网上爆火,很多网友在看完他的作品后,将他称为“天才”。

因为是非科班出身,熊庆华的作品呈现出非常浓郁的个人特色和艺术风格。

甚至有艺术家评论道。

“在夸张的、戏谑的、爆发性的视觉呈现中,杀鸡宰猪、撒网捕鱼,乡村的生活,都在他笔下复活了!”

随着热度的与日递增,熊庆华开始陆续接到订单。

有一位网友,以元的价格,买下熊庆华的5幅作品。

还有一位大学教授,花元下熊庆华都两幅画。

网友的激励,如同照进熊庆华生活中的一束光,再次点燃他作为画家的梦想。

那一刻,曾经经历的痛苦、绝望、悲伤,都成为过眼云烟,对他来说都已经不再重要。

他再次将全部心思,放到创作中去。

不久后,熊庆华成功签约画廊,每幅画能卖到元,一年差不多能有30万元的收入。

年,他在北京举办个人首次画展,一幅画卖出12万元的高价。

一年之后,他再次举办个人画展,一幅画卖出万元的天价,他彻底在艺术界功成名就。

成名之后,熊庆华的人生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再没有村民敢嘲笑他,即使他们依旧不知道熊庆华在画什么。

但他们知道,熊庆华如今一年的收入,是他们十年都赚不到的。

有时候人,就是这么市侩……

成名后的熊庆华,并没有离开家乡,而是在村里建起一座画廊。

这座画廊,成为熊庆华的精神寄托,平时没事,他便躲在画廊中,安心进行创作。

有时候,我们羡慕天才,认为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拥有常人所没有的“天赋”。

殊不知,天才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能耐得住生活的诱惑和压力,在精神世界开垦属于自己的天地。

仔细想想,即使我们有熊庆华的天赋,又是否能在28年的嘲讽和自我否定中,坚持下来?

我想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我们终究会在现实的压力下,选择妥协。

这也许就是我们和天才之间的差距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ipinzx.com/afhzz/4451.html

当前时间: